青岛赛邦自动化设备厂家
专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
全国咨询热线:137-9288-5655

码垛机器人的选型要考虑哪些方面?​

时间:2025-09-30 15:22:18 来源:自动焊接机器人厂家 点击:2次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码垛机器人逐渐成为替代人工、提升码垛效率的关键设备。但市场上码垛机器人类型多样,适配场景差异大,该怎么选择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垛机器人的选型时要考虑的因素。

 


一、负载

1.负载指机器人在码垛过程中能稳定搬运的物料总重量,包括托盘、抓手及物料本身的重量。若负载不足,易出现物料掉落、机器人停机故障,负载过剩则会造成性能浪费,增加采购与能耗成本。

2.选型时需先明确单次码垛的物料重量:

①对于轻型物料——如食品纸箱、塑料包装件等,单件重量 5-20kg,可选择负载 20-50kg 的小型码垛机器人或协作机器人。

②针对中型物料——如金属零件箱等,单件重量 20-50kg,需选用负载 50-100kg 的机器人。

③处理重型物料——如大型饲料袋、工业铸件等,单件重量 50kg 以上时,应选择负载 100kg 以上的重型码垛机器人。

3.建议选型时预留 15%-20% 的负载余量,避免长期满负荷运行缩短设备寿命。

 

二、结合码垛速度,适配生产节拍

码垛速度直接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效率,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节拍精准选择。速度过慢会导致物料堆积,拖慢生产进度,而速度过快,超出了后续环节的处理能力,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不同场景对速度要求差异显著——食品、日化等快消品行业生产量大、周转快,机械制造、建材等重工业领域物料周转相对较慢,选型时需注意,机器人标注的 “最大速度” 是理想状态下的数值,实际作业中需结合物料抓取难度、码垛高度等因素综合判断,确保与生产节奏匹配。

 1722217797214403.jpg

三、考量工作范围,契合场地布局

码垛机器人的工作范围需要考虑到车间或仓库的场地布局、物料堆放区域尺寸。若工作范围过小,可以选择协作机器人;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工业机器人。同时,还要注意机器人的垂直行程,确保能完成不同高度的码垛作业。

 

四、适配抓手类型,满足物料特性

抓手是码垛机器人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件,抓手的类型需根据物料的形状、材质、包装方式选择。

常见的抓手类型有:①机械夹爪——适合抓取规则形状的物料,可通过调整夹爪间距适配不同尺寸;

            ②真空吸盘——适用于表面平整、不易变形的物料(注意表面密封性,不能透气),依靠负压稳定抓取;

            ③叉式抓手——适合堆叠的托盘或大型块状物料,通过叉齿插入物料底部搬运;

            ④定制化抓手——针对特殊形状物料,需根据物料特性单独设计。

选型时需明确物料特性,优先选择可快速更换抓手的机器人,方便应对多品种物料的码垛需求。


五、关注易用性与兼容性,降低运维成本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码垛机器人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到后期操作与维护效率,减少人工与时间成本。

从易用性方面考虑,企业优先选择配备图形化操作界面的机器人,工人无需专业编程知识,通过点击图标、设置参数即可完成程序编写,缩短培训周期,减少人工投入。

从兼容性方面考虑,需确认机器人是否能与现有设备对接,例如:是否支持与生产线的输送设备、仓储管理系统(WMS)联动,实现物料自动输送与码垛数据同步;是否能适配企业现有托盘规格,避免因托盘不兼容导致额外改造。

此外,需选择售后服务完善的品牌,确保设备故障时能及时上门维修,减少停机损失。

1699688788174673.png

六、综合评估成本,兼顾短期与长期收益

成本是选型的重要考量因素,但不能仅关注初始采购成本,还需综合评估长期运维成本,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初始成本包括机器人本体、抓手、安装调试费用,不同类型机器人价格差异较大。选型时需根据生产需求设定合理预算,避免盲目追求高价设备或选择低价劣质产品。

长期成本包括能耗、耗材、定期保养费用。

因此,建议企业选型时综合计算 “初始成本 + 3-5 年运维成本”,选择长期收益更高的产品。

 

总之,码垛机器人选型需围绕负载、速度、工作范围、抓手、易用性、成本六个维度,结合企业的物料特性、生产节拍与场地条件综合判断。只有选对设备,才能充分发挥码垛机器人的优势,实现仓储物流环节的高效、稳定运转。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细节,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