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于2025年10月8日发布的公告, ABB已同意将旗下机器人业务以 53.7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日本软银集团。此次交易有待监管部门批准及满足其他惯例交割条件,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交割。这桩近年来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规模较大的并购交易,不仅终结了 ABB 此前于2025年4月17日宣布的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计划,更标志着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迎来历史性重塑。
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 “四大家族”之一的ABB 机器人,市场占据地位举足轻重。数据显示,ABB的机器人部门在2024年实现营收23亿美元,约占ABB集团总营收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达到12.1%,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日本发那科,领先于安川电机与库卡。
对于出售原因,ABB 董事长傅赛(Peter Voser)在声明中表示,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在审慎评估认为,软银的报价充分反映了机器人业务的长期价值,且能为股东创造可观的价值。
出售ABB机器人业务是ABB首席执行官莫滕・维罗德(Morten Wierod)自2024上任后的首个重大举措。他进一步阐述了出售这一业务的战略逻辑,指出ABB的机器人业务与ABB集团电气化、自动化核心板块的技术协同效应有限,且面临的市场需求周期不同,尤其在工业机器人的传统最大需求方——汽车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后,该业务已陷入增长瓶颈。交易完成后,ABB 将获得约53亿美元现金净收益及产生约24亿美元非经营性税前账面收益,资金将重点投入电气化与自动化研发及产能扩张,巩固其在这些方面的领导地位。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财务表现将被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原机器自动化部门则并入过程自动化领域,使集团架构精简为三大核心板块。
此次收购是软银践行 “物理 AI”战略的关键一步。创始人孙正义直言,交易旨在将“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而ABB机器人业务是可以推动实现这一愿景至关重要的物理载体和应用平台。软银此前已通过愿景基金布局软银机器人、Berkshire Grey等多家企业,此次收购将使其获得ABB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7000名专业人才、全球渠道及技术。据市场分析认为,软银可能将AI算法与ABB硬件结合开发自主学习型机器人,并推动行业从 “产品销售”向“服务订阅”模式转型。
ABB机器人业务的交易消息引发全球工业界震动。瑞士投行Vontobel分析师 Mark Diethelm指出,此次交易市盈率极具吸引力,若ABB 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估值预计不足 40 亿美元。对于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认为,发那科、库卡等传统巨头将面临“AI + 机器人”新领域的挑战,而新松、埃斯顿、埃夫特等中国本土厂商则迎来错位竞争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ABB集团自2018年向日立集团出售电网业务后最大规模的战略重组,会使其彻底转型为专注电气化与自动化的企业,与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对手形成更直接的竞争态势。但也有观点担忧,ABB集团放弃机器人这一连接电气化与数字化的关键节点,可能削弱 ABB 在未来工业数字化中的竞争力。
从全球产业演进视角看,此次交易预示着工业机器人行业正从“硬件性能比拼”迈入“AI 生态竞争”的新纪元。孙正义的“物理 AI”愿景能否落地尚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科技巨头加速入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变革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本账号下所刊载的文章,或为本账号原创内容,或系依据网络搜索下载并经精心编辑整理而成。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发布目的仅在于为读者提供学习、参考之便利,严格禁止任何商业性使用。鉴于转载来源繁杂,可能出现难以精准追溯真实来源的情形。若文中所运用的图片、文字、链接所含软件 / 资料等存在侵权现象,请即刻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删除相关内容。但需明确,我们仅承担删除义务,对于因侵权所引发的任何法律责任,概不承担。我们深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可能出现的侵权情况深表歉意,并衷心感谢广大朋友及相关权益方对我们的关注与监督,你们的反馈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内容管理,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特此声明。